Category Archives: Investment 投资

融创收购万达文创及酒店业务

万达(Wanda)商业和融创(Sunac)中国于2017年7月10日签订了西双版纳万达文旅项目、南昌万达文旅项目、合肥万达文旅项目、哈尔滨万达文旅项目、无锡万达文旅项目、青岛万达文旅项目、广州万达文旅项目、成都万达文旅项目、重庆万达文旅项目、桂林万达文旅项目、济南万达文旅项目、昆明万达文旅项目、海口万达文旅项目等十三个文化旅游城项目股权转让及北京万达嘉华、武汉万达瑞华等七十六个酒店转让协议。
主要内容如下:
一、万达以注册资本金的91%即295.75亿元,将前述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并由融创承担项目的现有全部贷款。
二、融创房地产集团以335.95亿元,收购前述七十六个酒店。
三、双方同意在7月31日前签订详细协议,并尽快完成付款、资产及股权交割。
四、双方同意交割后文旅项目维持四个不变
1、品牌不变,项目持有物业仍使用万达文化旅游城品牌;
2、规划内容不变,项目仍按照政府批准的规划、内容进行开发建设;
3、项目建设不变,项目持有物业的设计、建造、质量,仍由万达实施管控。
4、运营管理不变,项目运营管理仍由万达公司负责。
五、酒店交割后,酒店管理合同仍继续执行,直至合同期限届满。
六、双方同意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全面战略合作。

凯德输出管理与长沙先导签订购物中心管理合同

malldesign

拓展轻资产路线增强规模优势 提升行业国际化水平

2016年8月31日,新加坡凯德集团(以下简称“凯德”)与长沙先导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先导”)就长沙湘江财富金融中心项目签订购物中心管理合同。凯德将以输出管理和品牌的形式参与项目的资产规划、开业筹备、商业运营和资产管理。标志着凯德轻资产路线的拓展,通过签订第三方管理合同扩大购物中心网络,并作为长期持有商业项目这一主要发展策略的补充,增强规模优势和行业领导地位。

中国近几年大量的企业进入商业地产领域,购物中心的发展已从开发时代进入运营和资产管理时代。众多国内企业有开发和资源优势,凯德有运营管理经验和品牌资源,具备双方强强联手的良好基础。目前凯德在中国也已进入稳定发展期,需要多元化路径持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此次“输出管理”,正是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2016年第一太平戴维斯的研究数据,中国已开业购物中心超过4,000家,十年后预计达10,000家。中国商业地产的整体发展现状是:数量多、增长快、回报率和资产增值的提升空间大、专业人才缺乏。因此“输出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行业观点认为,今后长期持有项目和输出管理将成为实力开发商及运营商的两大盈利模式。

凯德商用首席执行官廖茸桐先生表示:“凯德以自持项目为主、输出管理为辅助的策略,是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符合凯德一贯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战略方向。凯德多年前首创房地产金融和轻资产发展路径,此次输出管理是对原有路径的拓展。未来将继续寻找合适的收购机会以扩大资产组合,同时通过第三方管理合同拓展网络。多管齐下的发展策略将为持续扩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增加集团收入开辟新的渠道,同时也将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期待提升行业整体的专业度和国际化程度,并带动所在区域的发展和升级。”

凯德一直以来是亚洲商业地产的标杆,此次也对“输出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最核心的是以长期经营、与业主和物业共同成长的理念进行积极的运营管理并使资产增值,同时凯德在同等条件下拥有项目的优先购买权,即为业主/投资者的退出机制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是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选择和经营项目。凯德在华业务聚焦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武汉五大核心城市群,“输出管理”也将聚焦一二线城市及其它已有业务的城市,选择城市核心区并优先考虑地铁物业,打造中高端购物中心。其次,合作模式灵活,在建项目和运营中的项目均可,具体合作内容以及是否输出品牌根据双方需求和项目自身情况而定,可以是针对未开业项目从资产规划、开业筹备、商场管理、资产管理到升级改造的一站式、全链条专业服务,也可以是针对已开业项目进行管理和资产升级。

输出管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具备三大核心要素:大量的成功案例、丰富的品牌资源、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凯德在全球有30年专业的商业地产运营管理经验,进入中国也有20年。全球拥有及管理100多个商业项目,有着多个成功案例,比如上海、北京和成都来福士、凯德MALL?西直门等。深谙中国市场,在投资标的选择、资产定位与规划、品牌招商、软硬件升级改造、资产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凯德奉行长期持有项目、资产持续升级改造的经营理念,旗下商业项目都拥有稳定的回报率,物业估值持续提升,符合投资者的需求。拥有广阔且稳固的国际及本土零售商网络,多次成功引入地区或城市首家品牌,在全球拥有15,000个租约。同时,专业化、本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业务拓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从根本上保证了业绩的稳步提升。去年更建立O2O会员服务平台凯德星,打造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生态系统,为在数字时代保持领先优势奠定了基础。

此次签约的长沙湘江财富金融中心位于滨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核心中轴,该商务区是长沙两大CBD之一,是以现代金融商务功能为核心,以文化、休闲、旅游综合商圈为驱动引擎的城市副中心。滨江金融商务区是湘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未来潜力巨大。长沙湘江财富金融中心是集办公、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地铁上盖630,000平方米地标综合体,328米的超甲级写字楼是湘江新区第一高楼,计划引进长沙首家JW万豪酒店。购物中心建筑面积95,000平方米,定位为区域级商业中心、国际智能购物中心,一期已于今年4月开工,预计2018年底开业,5公里范围内辐射百万人口。凯德注重地铁与商业的结合,已有30年的地铁商业开发和运营经验,在华地铁物业横跨14个城市28个项目,此次选择项目也瞄准了地铁沿线版图,项目建成后将直接连通贯穿河东与河西的地铁枢纽4号线。

合作落地长沙,是中国商业地产的潜力市场。由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15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对中国17个代表性城市零售市场发展水平按成熟、成长、潜力三个阶段进行划分,长沙与苏州、青岛等城市上榜潜力市场。业主方长沙先导是为推进长沙大河西建设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鉴于项目的良好品质以及双方持有的共同发展理念,凯德将对此项目输出品牌。

凯德商用华中和东北区总经理袁嘉骅表示,“2015年长沙GDP增速超过9%,超过全国的平均增速,也是中国中部最大的高铁枢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高达14.8%,是“消费型”城市的代表。凯德在长沙的首个项目凯德广场?雨花亭已立足当地市场11年,成熟的运营团队熟知本地客群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将以国际化、专业的运营管理体系同业主方一起将湘江财富金融中心打造成长沙综合体新地标,助力片区和城市的商业发展提速。”

长沙先导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雄表示,“湘江财富金融中心项目所在的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湖南自主创新发展聚集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先行区。湘江财富金融中心是滨江新城优质综合体的典范之作,跟凯德签约是一次强强合作,将为项目带来国际化的品牌网络和运营管理经验,提升区域的商业层次和国际化水准,非常期待这次双赢的合作。”

凯德集团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凯德在中国的购物中心净物业收入同比增长6.1%,租户销售额同比增长7.3%,持续多年保持稳定。8月19日,凯德集团宣布旗下凯德商用中国信托收购成都凯丹广场,持续加码中国。目前,凯德在新加坡、中国等5国共管理104家购物中心,其中中国65家。未来将通过直接投资开发、合作并购、收购已运营的项目及输出管理等多种方式拓展业务,顺应商业发展新趋势,探索更高效、灵活的发展模式。

凯德商用中国信托收购成都凯丹

 

GalleriaMall

2016年8月19日早间,凯德集团旗下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管理有限公司——凯德商用中国信托(以下简称CRCT)之管理公司宣布,CRCT的受托人汇丰银行机构服务(新加坡)有限公司已进入签订买卖协议阶段。此笔交易为收购位于成都最成熟商业地段之一的城南高新区新南天地片区的凯丹广场。据CRCT今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公告显示,此笔交易价达15亿人民币。此举意味着凯德商用中国信托首次进入中国四川,而CRCT在中国的项目数量将达到11个。凯德商用中国信托作为中国最大购物中心房地产信托基金的地位将进一步稳固。

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由凯德集团全资子公司——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凯德集团于2003年首入成都,2010年实现集团全产业链在成都的全面会师。经过13年的潜心发展,凯德集团已在成都成功运营多个项目:包括2个综合体、4个住宅、4个服务公寓、3个购物中心。这些项目分布于成都主城区的多个方向,代表着凯德集团扎根成都发展的眼界和布局,也奠定了成都作为凯德集团在中国五大核心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此宗收购意味着凯德集团一如既往持续看好成都的发展前景,成都的物业数量增至14个。

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智雄先生表示:”本次收购将使CRCT的收入来源更多元化,并进一步加强我们投资组合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持续稳定的增长。成都是凯德集团五大核心城市群之重要组成,本次收购与CRCT的投资战略一致,我们希望借助凯德在中国核心城市的杰出表现和竞争优势,扩大我们的发展足迹。

该项目目前是成都最受市民欢迎的商场之一,现有租户包含众多国际化流行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选择,这对CRCT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去进一步强化总体租户组合。值得注意的是,大概三分之二的租户于2018年或之前约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租户的组合调整来提升租金收入。而我们在资产管理方面颇具前瞻性,我们有信心能促使商场潜力得到最大化发挥,并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该项目所在地——成都高新区是中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名列第四的地区,拥有约100家财富500强公司,例如通用电气、IBM、亚马逊、微软和英特尔等。2015年,高新区零售销售人民币达到5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为成都所有辖区中增长率最高1。

陈智雄还表示:”成都的经济将会得益于中国政府西部发展计划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而更加繁荣,而项目位于高速发展的高新区,零售业增速强劲,将直接受益于该区健康的经济前景和富裕的消费人群资源。”

项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高新区内、且政府重点打造的新南天地商圈核心地段,坐落在人民南路与三环路的交界处,毗邻宜家、欧尚成都高新店、富森美家居南门店、迪卡侬、苏宁广场,吸引着来自周边及更广范围的消费者。项目坐拥多条地铁线路,交通便捷,不仅有已运营的链接成都南北的地铁1号线,还有环绕成都中环的地铁7号线,以及连接未来成都新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的地铁18号线,这两条线路预计分别于明年年底和2020年通车。项目还临近成都火车南站交通枢纽,火车南站又串连起其他成都周边城市。

该项目于2010年开业,地上总建筑面积约53,619平方米,拥有约900个停车位,集时尚、服饰、家居、数码、餐饮、影院为一体,提供国际化一站式购物体验,吸引等知名品牌入驻。截至2016年5月31日,其出租率达到100%。

项目周围住宅小区及写字楼云集,项目3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居民和上班族人口约100万,深受时尚潮人、白领精英人群喜爱,客流稳定。在过去6年的运营中吸引了大批忠实顾客,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并于去年被新浪四川评为”最具影响力购物中心”。

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发行

3月23日,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在王府井书店举行首发仪式。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是国内首部由企业编写的商业地产教科书,全面解密万达商业地产成功之道,对于提高中国商业地产行业专业化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万达集团2000年开始做商业地产,现已成为排名全球第二的不动产企业。万达不仅创造了世界商业地产开发速度奇迹,而且连续多年保持收租率99%以上的世界行业纪录。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凝聚了万达14年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的经验和智慧,堪称万达商业地产的天龙八部, 其水平之高、内容之全、实用之强远超同类出版物。一是编辑阵容豪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亲任主编,各章节主编均由万达分管业务副总裁或总经理担任,这些 人不仅是万达业务骨干,更是行业精英,他们亲自上阵,确保了丛书的专业水平。二是内容全面覆盖。丛书包括《商业地产投资建设》和《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两本 书。《商业地产投资建设》主要内容为商业地产项目落地到建设环节的操作实务,包括商业地产项目发展、规划设计、前期招商、计划管控、财务计划与组织、营销 管理、信息化管控、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法律事务、评审管理和质量安全管理等。《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主要内容为项目建成后的运营和管理,详细介绍了从市场 调研、项目定位到招商营运、经营管控、风险控制等全部操作环节。三是经营之道和盘托出。丛书许多内容属于万达独门秘诀,如模块化管控、品牌库管理、信息化 管控等,都是第一次公开。将本属企业机密的内容出版与同行分享,体现了万达集团作为行业领袖的社会责任感和胸怀。四是便于实战操作。丛书绝不故弄玄虚,内 容全是干货,实际就是一本商业地产操作手册,拿来就能用。

万达集团对丛书的出版工作极其重视,早在5年前就开始酝酿和准备。最初的雏形是万达商业地产公司的内部培训资料。2012年万达学院成立后,又修订成为万达学院内部教材。2013年,有感于市场上商业地产书籍鱼龙混杂,误人子弟,王健林决定在内部教材基础上,公开出版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集中万达各系统、各专业精英,历时两年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在2014年完成。

王健林表示,既然决定出书,就要拿出看家本领。万达作为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在商业地产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经验,有责任把商业地产的真经和盘托出,让涉足这个领域的企业和从业人士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说,万达将其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全流程的操作方法总结出版,没有虚架子和花哨的辞藻堆砌,论述与案例解析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无疑有助于规范商业地产的行业行为,这是一个自省和自律的表率。

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增利说,丛书使中国商业地产和购物中心行业有了可供参考借鉴的系统化的教科书,更为众多从业者提供了梳理商业地产专业体系的绝佳工具。

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世联行发布《中国50城市综合体战略地图》

近日,世联行发布市场研究报告《中国50城市综合体战略地图》,逾10个维度的全方位数字解读:城市综合体规模、开发商类型、人均综合体商业/办公面积、单个综合体项目规模组成结构、综合体物业类型组合、项目区域分布特征、各城市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以及标杆企业城市进驻策略。

根据报告,2015年50城市综合体非住宅总体量达5.64亿m2 ,同13年相比增长率高达77%,1000万m2以上规模的城市共25个,其总体量是全国50城市综合体总规模的78%;

同时,报告认为:
有关机构部门对城市综合体市场规模在供应时序上的调控已成必要;
一线城市综合体开发突出其溢价性,二三线城市主要表现为杠杆性,抗风险能力一般的企业更适宜选择二三线中的机会型城市发展;
综合体正深刻改变和重塑着城市市场竞争格局,连锁型品牌的地区发展策略需要从依赖项目的交易性选址提升为城市全盘布局性选址.

报告详情

 

凯德商用发布2013年报

2月13日,凯德商用在新加坡和香港发布未经审计的2013年报。

凯德商用2013年第四季度PATMI增长17.1%,达216.4百万新元(1,315.0百万港元)
2013财政年PATMI增长9.9%,达600.0百万新元(3,646.6百万港元)
建议派发每股1.75新分(10.6港分)年末股息;2013年全年股息为每股3.5新分(21.3港分),同比增长7.7%。

CMA_Performance_Yr2013

凯德商用收购广州绿地中心的购物中心

凯德商用2013年11月20日宣布,公司将收购其在广州市的首家购物中心。此项收购有待中国政府审批。

凯德商用已签署协议收购白云绿地中心的一个购物中心。白云绿地中心是一个综合体项目,位于云城西路和齐心路的交汇处,并坐落在白云区白云新城的核心商务中心。白云绿地中心还包括一座200米高的办公楼,是白云区的最高地标。

凯德商用是从绿地集团旗下的绿地房地产收购此项目。绿地集团是上海市领先的国有控股企业,它在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也有业务投资。绿地房地产是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开发商,目前其项目遍及中国26个省的80座城市。

白云区是广州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居住人口超过220万人。有许多企业在白云区设立总部,包括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这两家机构正在兴建中的新办公大楼就设在白云新城、毗邻规划中的购物中心。在原广州白云机场地块发展而成的白云新城,定位为广州市北部的新区域中心,坐拥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位于珠江新城的中央商务区约8公里,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则约23公里或半小时车程。

该购物中心的地下一层和二层将与地铁2号线的白云公园站相连接,使之成为白云新城中唯一衔接地铁站的购物中心。地铁二号线通往广州高铁南站、广州火车站以及省、市政府的办事处,并衔接地铁3号线,从白云公园站前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仅需九个站的车程。待2020年地铁12号线开通运营后,白云公园站将会成为地铁2号线和12号线的换乘站。

该购物中心共八层(地下二层和地上六层),总建筑面积(不包括停车场)约为86,000平方米。购物者可使用附属综合体项目的停车场内的约1,620个停车位。

其定位为一站式的购物中心,将会以精品超市和多厅影院为主力租户,并引入众多国际及国内知名时装品牌和丰富的餐饮业态。项目3公里半径内辐射人口约110万人。在5公里半径内,其可覆盖人数约570万人。购物中心计划从2014年起分阶段开业。

此购物中心完成后的总投资成本预计将达约2,646.0百万人民币(534.1百万新元 / 3,340.7百万港元)。

凯德商用首席执行官林明志先生表示:“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拥有珠江三角洲最发达的经济体。广州市2012年的GDP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其2012年的人均消费支出约为30,500人民币(6,157新元 / 38,508港元),是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中最高的。2013年1月至8月,广州市的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5.9%,高于12.8%的全国平均水平。鉴于广州稳固的经济基础,我们对该市的零售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我们规划中的购物中心所处的白云新城,将发展成为广州市北部的新区域中心。该新区还建有高档住宅、商业中心以及会议、文化和娱乐设施。待购物中心完成后,它将服务在白云新城和白云区生活和工作的中高收入居民和白领人士。其将定位为一站式购物中心,满足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和期望,并为有意在广州这一线城市扩张的零售商提供优质的空间。”

“此购物中心将是凯德商用进军华南区一线城市的首个项目,收购后公司在华南区的项目总数将达到八个1 。其中,包括此购物中心在内的四个项目2相互之间的距离约为一小时车程或更短的时间。凯德商用自2005年进驻广东省,我们将凭借公司华南区团队的丰富经验管理此购物中心。此项收购与凯德商用有选择性地拓展中国业务的战略相吻合,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在已有物业的城市及区域的发展。”

包括此项目在内,凯德商用目前在中国37个城市拥有62家购物中心,其中51家已开业运营,11家在建设中。

 

万达商业地产公司成功发行6亿美元境外债券

11月14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美元债券发行受到国际投资者热烈追捧,共获得4.6倍超额认购,成功发行 6亿美元五年期美元债券,票面利率为4.875%,大大低于此前几家香港上市内地民营房企债券利率。此次发行通过万达商业地产公司境外子公司Wanda Properties Overseas Limited进行,这不仅是万达商业地产公司首次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也是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进军国际债券市场的首个成功案例,建立了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第 一个美元债券基准。

为筹备此次发行,万达商业地产公司在香港、新加坡和伦敦进行了连续四天的路演,与全球债券投资者充分沟通,得到多家全球顶尖债券投资机构和主权基金 作为基石投资者,最终获得来自全球15个国家近220家投资者的认购,订单总额超过27亿美元,达到4.6倍超额认购。在强劲订单支持下,本次发行的最终 价格较初始价格指引收紧12.5个基点,发行规模由计划的5亿美元上调至6亿美元。最终订单分配为亚洲投资者占80%,欧洲投资者占20%。从投资者类型 看,国家主权基金占12%,债券基金占69%,其余为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及公司客户。尽管获得多倍认购,万达商业地产仍坚守对基石投资者的承 诺,以适当的规模和定价发行,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建立了长期互信的基础。

凭借在中国境内领先的市场地位、业务模式和商业物业规模,万达商业地产公司及发行债券均获得全球三大顶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给予的投资级评级。万达商业地产公司的债信评级为“Baa2稳定(穆迪)”,“BBB+稳定(标普)”,和“BBB+稳定(惠誉)”,是目前唯一获得该等级评级的民营、非上市房地产企业。这为万达低成本融资提供了坚实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领导地位。

黑石和工银国际入股深国投商置

香港,深圳 – 2013年11月4日–在中国投资、开发与运营购物中心的领先企业深国投商用置业有限公司(“深国投商置”或“公司”)今天宣布,黒石与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工银国际”)同意分别购入公司40%及6%的股权。交易后,公司将拥有总资产值超过20亿美元。

深国投商置董事长兼CEO丁力业先生对于此项交易表示:「我们十分高兴黑石和工银国际能够成为深国投商置的股东。这项投资别具意义,是对我们过去十年在全中国对优质商用地产开发及运营所作出的努力的认可。黒石作为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势必会凭借其经验的广度与投资的深度来帮助我们提升业内地位,加速我们在中国的业务网络扩张,并将我们的房地产管理能力提升至国际水平。

他进一步提道:「工银国际给予公司大力支持,工银国际具备的资源和全方位金融服务优势,将成为我们后续快速发展的推动力。通过与工银国际此次的合作,我们与工银国际的关系将更加稳固、更加紧密。」

深国投商置专注于购物中心的投资、开发及运营已超过十年,累计开发及管理的购物中心建筑面积已超过400万平方米。集团目前旗下三大品牌购物中心——印象城、深国投广场和新一城,共拥有和管理购物中心19家。项目重点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各重点城市。深圳深国投广场、苏州印象城及杭州西溪印象城为公司的旗舰項目。

黒石在私募股权房地产投资领域领导全球,旗下管理投资资产达690亿美元。黒石为拥有最多购物中心的集团之一,旗下资产遍布亚洲、欧洲和美国,总面积超过1.1亿平方呎。同时,黒石亦活跃于亚洲房地产市场。黑石投资深国投商置主要来自黑石房地产亚洲基金(Blackstone Real Estate Partners Asia)。

工银国际为全球市值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全资香港子公司,亦是该行境外的投资银行业务平台。

黑石高级董事总经理及亚洲房地产主管Chris Heady表示:「国内消费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零售板块的潜力巨大。过去十年,零售销售额年均增长16%,但中国优质的购物中心管理企业并不多,深国投商置就是行内其中最富经验的企业。我们期望着与深国投商置一流的管理团队合作,透过自然增长及并购将深国投商置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零售平台。」

工银国际房地产投资主管郭凯龙说:「深国投商置积累了经验丰富管理团队、吸引本地及世界知名零售商和业务合作伙伴的能力,以及在中国开发和运营超过60个商业项目的良好业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入深国投商置作为战略股东将进一步加强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深国投商置董事长兼CEO丁力业先生总结道:「我们拥有知名的商场品牌、完善的业务平台和强大的零售物业开发和管理能力。中国对优质零售物业资产持续强烈的需求,带给我们广阔的增长机会。随着新合作伙伴的加入,我们对前景更加充满乐观和信心。未来,我们将着力打造集团协同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实现资产优化和资源整合,从而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WESTFIELD GROUP ANNOUNCES MULTIPLE CENTER TRANSACTION WITH STARWOOD CAPITAL GROUP

The Westfield Group (ASX: WDC) today announced it has entered into agreements to
divest seven non-core shopping centers in the U.S. to a Starwood Capital Group
controlled affiliate for US$1.64 billion.
Westfield Group Co-CEO Mr. Peter Lowy said “Today’s announcement continu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strategic plan which positions WDC to generate greater
shareholder value.”
“We are focused on redeploying our capital into superior retail destinations in major cities
through divesting non-core assets and introducing joint venture partners into our high
quality portfolio of assets.”
The non-core assets involved in this transaction are as follows:

WestField_StarWood_1.64bUSD

Starwood will own and manage the majority interest in the centers with Westfield
retaining a 10 percent common equity interest.
The transactions’ value of $1.64 billion is $120 million below the book value of the assets
at 31 December 2012 and in line with the book values at 30 June 2013.
Post the transactions, WDC will own and operate a portfolio of 40 centers in the U.S.
with average annual specialty sales of $513 psf, at 30 June 2013 compared to $494 psf
reported in WDC’s 2013 half year results announcement.
The transactions will not impact the Group’s Funds from Operation (FFO) forecast for
2013 of 66.5 cents per security and distribution of 51.0 cents per security.
The divestment is expected to have an annualised dilutionary impact to the Group’s FFO
of approximately 4.5 cents per security,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mitigated by the
redeployment of capital and the buy-back of WDC securities.
The transactions are expected to close in the 4th Quarter of 2013.